
根据麦田创投产业研究院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销售额为10.45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22.31亿美元,行业复合增长率(CAGR)为11.31%。
一、市场格局
全球竞争格局
主流企业:全球电解液添加剂市场由中日韩企业主导。日本三菱化学、宇部兴产等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专利,中国企业在配方型和合成型专利方面有所突破,但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
市场份额: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合计占市场近60%,1,3-丙烷磺内酯(1,3PS)和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分别占12.46%和9.83%。
中国龙头企业:华盛锂电、瀚康化工、华一股份等企业占据国内主流市场,技术储备丰富,工艺与成本优势明显。
中国竞争格局
国产化进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解液添加剂生产国,2023年出货量达7.0万吨,需求量为6.8万吨,市场规模80.7亿元。
区域分布:华东、中南地区为主要生产区域,华北、西部地区市场逐步扩大。
企业竞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巩固市场地位,中小企业面临技术壁垒和环保压力。
二、市场规模
全球市场规模
历史数据: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07.34亿元,2022年上涨至135.56亿元,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42.23%。
未来预测:预计2030年全球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规模将达到21.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1.3%。
中国市场规模
出货量:2022年中国出货量为4.09万吨,2023年上涨至5.07万吨。
需求量:2023年需求量为6.8万吨,市场规模80.7亿元。
增长驱动: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项目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旺盛。
三、行业发展速度
全球发展速度
出货量增长:2021年全球出货量约3.58万吨,同比增长85.1%,2016-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8%。
需求量预测:2022年全球需求量达5.32万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中国发展速度
产量增长:2025年1-4月中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吉瓦时(GWh),同比增长68%。
出口增长:2025年1-4月锂电池出口总额达1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
上游材料增长:2025年1-4月电解液产量为47万吨,同比增长超40%。
四、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技术壁垒
专利依赖:常用添加剂(如VC、VEC、PS)的应用专利大多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中国企业授权专利多为配方型和合成型专利。
研发投入不足: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开发和专利布局方面与日韩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安全风险
生产风险:添加剂生产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反应失控、副反应、设备故障等风险较高。
储存与运输风险: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容器泄漏,包装破损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使用风险:客户对添加剂性能和使用方法不了解,可能导致操作失误。
市场竞争风险
价格战:随着新进入者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环保压力:电解液添加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处理成本高,环保不达标企业面临淘汰。
供应链风险
原材料依赖:上游原材料(如氢氧化锂、碳酸乙烯酯等)价格波动可能影响企业成本。
产能过剩:现有产能加规划产能导致电解液供给趋于过剩,价格下跌幅度明显。
技术迭代风险
固态电解质冲击: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热稳定性和能量密度,可能逐步替代液态电解质,对添加剂行业造成冲击。
高压、低温电解液需求:新型高压正极材料和低温电解液的开发对添加剂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麦田创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全球与中国市场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行业-机遇,挑战,风险,和最新趋势分析》
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分析的数据,可以关注微信视频号:麦田创投
也可搜索官网获取相关报告目录。